查看原文
其他

让梦想在这里开花——我市助企纾困、促进就业系列报道之二




灼灼夏日,当人们都被热浪冲击得烦闷不已,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春晖却脚步轻快、神清气爽。6月20日,她刚代表学校和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签署了校地合作共建职业教育框架协议,达拉特旗乌兰牧骑和达拉特旗民族幼儿园今后就是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了。


“我们学校已经和多个旗区签订了这样的协议,据我们了解目前各旗区的乌兰牧骑和幼儿教育岗位需求的人员数量是超过我们毕业学生人数的,这为我们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带来了曙光。”李春晖言辞间掩不住笑意。

李春晖(左二)参观达拉特民族幼儿园。

2022,这个前景稍显暗淡的毕业季,和李春晖一样心中依然有光的,还有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的张占荣,“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绝对不能‘临阵磨枪’,还是要想在前、走在前,我们可以说是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他们的就业问题了。”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机电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

这几年,生态环境职业学院采取委托培养、校企合作的形式开设专业,有些报考“委托培养”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后就直接参加企业面试,面试合格才填报专业;“校企合作”则是由学校与更多的企业携手,了解企业需求后再设置专业,大大增加了学生参加招聘考试的成功率。“我们机电专业今年有142个毕业生,还没有到毕业季就被各个公司一抢而空,尤其是鄂尔多斯电力公司的委培班46名学生全部就业,而且入职薪水也不少,一个月有五千多元。”生态环境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王来生说。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不能让学生们“孤军奋战”,政府、学校、企业齐帮忙,“好汉们”才能“步履如飞”。

“我是学酒店管理的,学校和乌兰国际大酒店有合作,我们大三时候就来酒店实习,入职后也有不少朋友羡慕我起步就有如此‘高薪’的工作。我有一个学姐因为实习期间表现好,正式入职后很快升了领班,后来又当上了主管,我也要好好努力,像她一样赶快进步。”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武嘉琦说。

在伊金霍洛旗劳动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来自甘肃省的农民工王小平和来自巴彦淖尔市的农民工樊连德成了室友,说起零工市场的好条件二人都是眉开眼笑。“我走遍全国各地打工,从来没有这样的好地方,住宿、吃饭都这么便宜,听说很快还要给我们提供培训,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我相信在鄂尔多斯还是能挣上钱的。”樊连德说。

零工市场的糕点培训班。

培训实训基地里,电工、焊工、木工等工种需要的设备和器材整齐地摆放着,零工市场有专为务工家庭提供的夫妻间,零工市场住宿费降低至每人每晚5元,农牧民工集体食堂提供成本价餐饮,早中晚分别为3、8、6元。同时为转移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零工市场为来打工的两口子提供夫妻间,我们这几天开了一个糕点培训班,教女同志们做蛋糕、萨其马。”零工市场负责人布仁达赖说。

外来务工的农民工有了保障,本地转移农牧民也有“兜底”。符合条件的农村自主创业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可申请额度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同时,社区小作坊为社区居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需要照顾家庭的女性重燃了创业就业的梦。

伊金霍洛旗居民高艳以前是查干庙村民,随着城市扩建高艳一家搬入了回迁安置小区。进城以后没活儿可干,起先高艳很不适应,后来在阿勒腾席热镇手缝车间,她重新找到了一份工作。“手缝车间是计件结算,如果没有时间到车间来,也能把活儿带回家做,一个月的收入够一家人基本生活花销。找上这样的工作我太幸运了。”高艳说。

可别小看手缝车间里这些质朴的“大姐”,她们之中也有牛人。譬如阿勒腾席热镇新北社区海霞工作室的负责人赵海霞就曾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赵海霞(左一)是“手缝高手”。

2013年,赵海霞从农村转移进城后,也曾过了一段“迷茫”的日子,刷手机、打麻将、拉闲话,是“手缝车间”改变了她。她自创的“一拆一埋一袖”快速缝衣制边技术,成衣速度快、品质高。海霞工作室已经和鄂绒集团、东泉制衣展开了长期合作,成功带动300多位农村妇女再就业。“我从未想过我一个农村妇女摇身一变成了‘职业女性’了,还帮助了这么多人,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真的很幸运。”赵海霞说。

·政策链接·

今年以来,我市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政策持续“加码”,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重点群体就业。

高校毕业生:一是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以企业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执行期至2022年底。同时,市政府另外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符合一次性扩岗补助和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条件的,吸纳毕业三年内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照每人1500元标准再给予补贴。二是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盘活存量编制,坚持凡进必考,编制内事业单位将招考1361人,旗区编外将招录2088人,全市绿色通道还将引进人才455人。三是组织就业见习储备提升,支持引导企业拓岗,开发见习岗位,缓解企业用工的同时,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已开发化工、煤矿等行业就业见习岗位648个,还将开发2130个岗位。四是实施基层服务项目招募,通过组织开展“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工:落实创业培训、贷款贴息、以工代赈等扶持政策,为自主创业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额度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充分发挥失业实名制登记平台作用,按照自治区要求,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及时将失业人员纳入援助范围。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971人,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7588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348.5万元,为9222人次代缴医疗保险32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对2749人进行就近就地公岗兜底安置,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微评

让“两个重点”成为“两大动力”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群体数量大,是就业大盘上的两个重点,也是社会维持稳定、创造财富、实现发展的“两大动力”。

发挥社区功能“激活”零工经济,深化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精准”职业提升,医保、社保双侧驱动“护航”权益保障,新业态、劳动关系多元化“灵活”新就业群体……

政策早发力、服务不断线。让“两个重点”变成“两大动力”,才能迎来整个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更多新闻,关注↓↓

END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亦然

编辑:高正彦

校对:吴君琰

校审:杨桂丽 吴檳廷

终审:马利军


更多新闻
达拉特经济开发区:构筑五大“产业生态圈”  打造500亿元产值园区

拼过,无悔——致敬奋斗的鄂尔多斯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